乳糜泻的表现有哪些
乳糜泻的表现主要有腹泻、腹胀、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乳糜泻是一种由麸质蛋白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1、腹泻
腹泻是乳糜泻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由于小肠黏膜受损,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障碍导致腹泻。腹泻可能伴随脂肪泻,粪便呈现油腻或漂浮状态。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
2、腹胀
腹胀通常由肠道气体过多或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乳糜泻患者因无法正常消化麸质,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增多。腹胀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或腹部不适感。症状常在进食含麸质食物后加重。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与营养吸收不良直接相关。乳糜泻患者的小肠绒毛萎缩,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体重下降可能呈现渐进性,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即使食欲正常也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营养支持治疗需在医生监督下进行。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表现为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常见缺乏的营养素包括铁、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夜盲症或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营养状况评估应作为乳糜泻诊疗的重要环节。补充营养素需遵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5、贫血
贫血主要由铁和叶酸吸收不足导致。乳糜泻患者常见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和心悸等症状。贫血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常规血液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治疗需同时解决原发病和补充造血原料。
乳糜泻患者需严格遵循无麸质饮食,避免食用小麦、大麦和黑麦制品。日常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建议选择天然无麸质食物如大米、玉米、藜麦等。烹饪时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外出就餐需确认食物成分。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