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抽动症者吃什么饭好

27960次浏览

抽动症者吃什么饭好?在孩子身体出现问题以后家长都非常的着急,但是现在抽动症的患者非常的多,家长在给孩子治疗的同时就在想吃什么能更好的进行调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抽动症者吃什么饭好吧!

饮食清淡:在这些孩子的食谱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少,但高蛋白、高热量的同样要限量。多食清淡的、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富含色素及食品添加剂食物、或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适宜吃含钙高的食物: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在生活中宜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

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对于抽动症患者是有很大好处的,家长们要注意平时可以增加小儿抽动症患者饮食中铁元素含量,比如适当吃一些红肉及动物肝脏等,增加体内铁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有效缓解症状。

抽动症患儿的老师应注意什么?

老师大部分时间直接面对学生,加之老师的职业特长更善于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上课时,有的同学挤眉弄眼,咧嘴耸鼻,或有不该有的肢体动作时,先不要批评,应认真观察,如频繁交替进行(无规律性),或有异常喉音时,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是病态,提醒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当确诊为本病后,老师要献出爱心,对患儿更加爱护,并提醒同学们不要因患儿的怪异动作而哄笑、讥讽、嘲弄。要主动与患儿接触,帮助其解决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当患儿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馨对患儿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相关推荐

抽动症要长期服药吗
抽动症肯定吃药的时间是不会太短的,因为抽动症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调节障碍所引起来的,这种调节障碍通过药物、外部的干预恢复到正常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就是服药的过程,所以吃药的过程可能比较长。而且这个疾病的表现可能会有波动性,有时候可能会重,有时候可能会轻一些,这时候药物都得进行调整剂量。因此,小孩的抽动症都得需要定期复查,而且可能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服药治疗,对完全控制抽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地停药物。所以,抽动症的孩子服药时间绝对不是以1天、2天、1个月、2个月来计算的,都应该是以年,半年、1年或者2年来进行计算的,是需要长期服药的过程。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85954次收听

孩子频繁眨眼睛是抽动症吗
孩子经常眨眼睛不一定是抽动症,因为导致小儿眨眼睛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单纯的眨眼睛完全有可能只是眼睛局部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睫毛向里面长刺激角膜导致眨眼睛,就是倒睫,如果是这种情况导致眨眼睛,倒睫给拔了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比较多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电子产品比较多,导致孩子睡梦明显减少出现叫干眼症,也是导致小孩老眨眼睛的原因,所以干眼症也可以,如果是这种给滴点人工泪液或者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可以好。但是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眨眼睛也是抽动症的一个表现,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来进一步确诊,才能够明确诊断是不是抽动症。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57672次收听

01:44
孩子经常眨眼睛抽动症吗
孩子经常眨眼睛不一定是抽动症,因为导致小儿眨眼睛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单纯的眨眼睛完全有可能只是眼睛局部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倒睫刺激角膜导致眨眼睛,这时拔除倒睫即可。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比较多,然后出现干眼症,这种情况滴点人工泪液治疗或者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眨眼睛是抽动症的一个表现,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来进一步确诊,才能够明确诊断是不是抽动症。
01:46
抽动症和多动症一样吗
抽动症和多动症完全是两个疾病,抽动症是以面部,或颈部、躯体的部分肌群不自主的抽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而多动症主要表现在注意力的缺陷。多动症主要是注意力的缺陷,而抽动症主要是是无法控制的肌肉的抽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治疗的方法和诊断的标准都有极大的不同,根本的不同,所以治疗的手段也是不同的,这两类疾病都属于小儿的神经精神类的疾病,都是需要专业的神经精神科的医生来进行综合的评估,最后决定治疗方案。
抽动症治疗方法大全
抽动症是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疾病,但是很多家长却不在意,抽动症是一种行为性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由于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疏忽照顾,并不是很了解小儿抽动症疾病,往往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看一下抽动症治疗方法大全。
抽动症社区防治建议
抽动症社区防治建议有哪些呢,远离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抽动症也不例外,小儿抽动症是儿童时期病发率特别高的一种疾病,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此病的症状,发病后会出现挤眉弄眼、行为怪异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伤害,我们应当做好抽动症的预防,了解一下小儿抽动症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得了抽动症能治好吗
得了抽动症能治好吗?抽动症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大熟悉,但是很多的孩子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家长都非常担心影响以后的生活,就想尽快的治疗,但是到底能不能治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导致抽动症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导致抽动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很多家长问到了这个问题,孩子得了抽动症,家长非常的着急,孩子本人也承受的疾病的折磨。专家指出,抽动症危害广泛,而且病因很复杂,家庭环境可能成为抽动症的原因,家长在护理和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点
抽动症饮食有什么讲究
孩子患有抽动症,很大原因在平时的不合理饮食上,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搭配,饮食调理控制治疗抽动症,因此要了解一下相关的饮食原则才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食物加上外物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接下来介绍一下抽动症饮食有什么讲究。
小儿抽动症是什么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它是以肢体不自主的抽动或者伴有语言性抽动。比如说他骂人、骂脏话、发脾气、大喊大叫、嗓子发声。一般来说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上,所看到是5岁以上发病的比较多。临床上也发现那种两三岁的就开始有发病的了。上限到成人临床上也看到有抽动症。抽动症可以有颜面部的抽动,就是见到最多的挤眉弄眼、抽鼻子、努嘴,然后摇头晃脑、耸肩,然后可以伴有肢体的不由自主的抽动,同时严重的可以有腹部的抽动,然后也可以脾气急,任性,可以有注意力的减退,影响学习。有些孩子还可以伴有抑郁,伴有自卑。这些都是它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只出现某些症状,比如说他只有头面部的症状,有些同时伴有语言的抽动,骂人,嗓子发声,它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2

51855次收听

抽动症并发症怎么控制
抽动症的并发症有几方面,比如说抽动症可以合并多动症,可以合并焦虑症,可以合并孤独症,甚至恐惧。这些并发症对孩子就是很有危害的,特别是焦虑。因为孩子慢慢的长大,能知道自己的疾病的危害,所以这个孩子一般都比较焦虑,很着急。治疗主要是一个心理治疗,一个是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多给他鼓励,少给他一些压力,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缓解他的焦虑。另外一个就是孤独,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一些不自主的行为,人家看起来是不正常的,他自己也不愿意。周围的孩子有的时候还学他的动作,这样对他造成打击,使他不愿意跟别的孩子交往,慢慢的造成深感孤独。这个时候学校、幼儿园应该多给他创造一些机会,给他调节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要他多一些社会交往,来缓解他的孤独症。然后还有一些是恐惧,因为他一抽动了,人家就看不起他,所以他很害怕。有些甚至发展到晚上不敢关灯,不敢关灯睡觉,不敢一个人呆在这个房间。这些对孩子在生长发育、心理发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通常要采取一些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然后加上一些协会活动,让他多参加一些协会活动,给他制造一些协会交往的机会,来和同学之间建立起正常的一些活动的空间,可以缓解症状。另外就是注意力减退,影响学习,这方面是家长最关心的,老师最关心的。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老开小差。一个是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还有一个适当的心理治疗,也可以有目的性的给他制定一些作息时间,特殊的作息时间。比如说他现在觉得不集中,他不能集中10分钟,一下做不了5道题,家长可以先给他三道题5分钟这么一段一段的开始训练。另外还可以进行感统训练,一些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他的注意力。大概就是这些。
语音时长 03:38

2020-03-12

56622次收听

抽动症可以自愈吗
抽动症可以自愈。抽动症是不自主的行为动作,摇头、耸肩、眨眼、抽鼻子等动作,有时可缓解。但过一段时间,可能感冒或者其他刺激后,再次出现,中间有自我缓解时。也有病人到成年后,不再发作。临床治疗后几年都没有发作。至于以后是否还会复发就很难说。因为有些是在成年后没有再发作,也有一辈子都有的,如说肢体抽动,不自主相对比较刻板的动作,都可能有。临床上二十七、二十八岁还有不停发作的病人。建议家长或者本人第一坚持治疗。第二经常心理引导、心理引导或者心理治疗,然后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病诱发抽动症。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12

57840次收听

02:49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怎么办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不仅需要药物治疗,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配合,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促进病情恢复。有些孩子的表现为在课堂上挤眉弄眼,肢体不自主活动等,老师觉孩子淘气,不好好上课,给予批评,甚至告之家长。如果家长不认识疾病的危害的话,给孩子打骂,造成压力,甚至自卑。所以当孩子出现抽动症时,家长要积极的接受和认识疾病本身,并且和老师或者学校一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少批评,多鼓励,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恢复。。
03:16
引起抽动症的原因
抽动症可能和病毒感染、遗传、过敏、大脑的发育不同步,或者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有关系。一般5到8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但近几年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小龄化,有些患儿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而且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炎、癫痫、咽炎、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抽动症状。中医认为抽动症和肝、心、脾有关系,所以中医治疗是从心、肝、脾入手,效果也不错。
02:25
抽动症的治疗
抽动症治疗需药物治疗,比如盐酸硫必利、氟哌啶醇加上安坦等,从小剂量开始,观察有没有副作用,有时需要中药治疗,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信心。1、短暂性的抽动障碍,能够自愈,不会影响生活和学习,可以暂时不治疗,先观察一段时间,在患者的习惯上多加注意。2、出现持续性的发展,出现多部位的症状,时间延长成了慢性的抽动症,或者秽语综合征,需要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