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搞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
1、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占比较少,常见病原体为溶血性链球菌。受凉、疲劳、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可诱发感染。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更易发生。
2、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不适或疼痛,可伴有咳嗽、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出现低热、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食欲减退。症状通常在1-2周内自行缓解,但咳嗽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3、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通常不需要特殊检查。医生会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重点观察咽部充血情况。在流感流行季节或症状严重时,可能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血常规检查可帮助鉴别细菌感染。
4、治疗
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症状,咽痛明显时可含服西瓜霜含片。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适当休息、多饮水有助于恢复。避免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流感病毒感染早期可考虑奥司他韦胶囊。
5、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通风。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出现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减少传播机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适量饮用温水或蜂蜜水缓解咽部不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药物。恢复期仍要注意保暖,预防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