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引起的高血压能治好吗
肾炎引起的高血压通常可以控制,但能否完全治愈需根据肾脏损伤程度决定。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和血压管理双管齐下,主要措施包括控制蛋白尿、降压治疗、饮食调整等。
肾炎导致的高血压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早期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等药物,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多数患者血压可稳定在正常范围。若已出现肾功能明显减退,治疗重点转为延缓疾病进展,需联合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部分急性肾炎或轻度慢性肾炎患者,在炎症消除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少数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高血压可能难以完全缓解,需长期透析或肾移植。这类患者常需三种以上降压药联合使用,且易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等特殊类型肾病继发高血压,通过介入手术解除狭窄后血压可能显著改善。
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每周监测血压3次以上,记录尿量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适度进行步行、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出现水肿加重或血压波动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