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8天仍高烧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8天仍高烧需及时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病毒治疗、退热处理、口腔护理、补液支持及并发症监测。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若持续高热可能提示病情进展或合并细菌感染。
1、抗病毒治疗
临床常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利巴韦林颗粒适用于肠道病毒感染,需注意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阿昔洛韦片对疱疹病毒属有效,使用期间应监测肾功能。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布洛芬混悬液具有抗炎作用,但对胃肠黏膜有刺激性。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肝代谢患者慎用。退热期间应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3、口腔护理
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或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咽部疱疹疼痛。康复新液含漱可促进黏膜修复,每日3-5次。开喉剑喷雾剂含薄荷脑等成分,使用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可配合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家长需帮助儿童完成口腔护理,避免吞咽困难导致脱水。
4、补液支持
高热持续可能导致脱水,需通过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服补液盐Ⅲ应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静脉补液适用于无法经口摄入者,需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补液期间避免高糖饮料刺激咽部。
5、并发症监测
持续高热需排查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出现嗜睡、抽搐需急诊行腰椎穿刺检查。心肌损伤时可见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感染,必要时加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肢体活动。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恢复期仍具传染性,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日常注意手卫生,玩具餐具定期消毒。若发热伴随皮疹或颈部僵硬,须立即复诊排除其他病毒感染。治疗期间记录体温曲线及液体出入量,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