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注意事项有什么
急性胃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整、药物使用、症状监测、生活习惯改善及就医时机。急性胃炎是胃黏膜急性炎症,多由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引发,及时干预可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1、饮食调整
发病初期应禁食6-8小时,待呕吐缓解后逐渐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选择易消化的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每日少量多餐,单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减少胃酸分泌刺激。乳制品可能加重腹胀,需根据耐受性谨慎摄入。
2、药物使用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呕吐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但禁止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如气滞胃痛颗粒适用于寒凝气滞型胃痛,与西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无效需复诊调整方案。
3、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腹痛程度、呕吐频率及粪便性状,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高热提示可能发生胃出血或穿孔。儿童及老年人需额外监测意识状态,防止脱水性休克。症状加重或48小时内无改善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胃炎或电解质紊乱。
4、生活习惯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上半身抬高15度体位减轻胃部压力。恢复期避免吸烟、饮酒及熬夜,减少咖啡因摄入。冬季注意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超过50℃。情绪紧张可能加重胃痉挛,可通过深呼吸或冥想缓解压力。
5、就医时机
当出现剧烈持续性上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呕血超过100毫升或意识模糊时,需急诊处理排除穿孔或大出血。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尽早医疗干预。内镜检查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食物,活检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出血。
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南瓜、山药等健脾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温水。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保持1-4周清淡饮食,避免过早摄入粗纤维蔬菜。建议定期复查胃功能,长期胃部不适者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饭后立即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