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怎么护理鼻腔
慢性鼻炎患者可通过鼻腔冲洗、保持环境湿度、避免刺激物、规范用药、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护理鼻腔。慢性鼻炎通常由感染、过敏、鼻中隔偏曲、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每日1-2次。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水温需接近体温,冲洗时头部稍前倾避免呛咳。儿童需家长协助操作。
2、保持环境湿度
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干燥空气易导致鼻黏膜干裂出血,湿润环境有助于纤毛运动排出分泌物。需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霉菌滋生。
3、避免刺激物
远离粉尘、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冷空气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刺激性气味如香水、消毒剂可能诱发症状,厨房油烟需及时通风排出。
4、规范用药
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或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等抗组胺药。不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避免药物性鼻炎。
5、增强免疫力
保证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适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冷水洗脸可增强鼻黏膜耐寒能力,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反复发作者可咨询医生使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等免疫调节剂。
慢性鼻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洗面奶清洁面部,避免用力擤鼻导致中耳炎。饮食上多食用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若出现黄绿色脓涕、面部胀痛或嗅觉减退等症状,提示可能继发鼻窦炎,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长期鼻塞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度改善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