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后皮肤痛怎么回事
晒后皮肤痛通常由紫外线灼伤引起,可能伴随红肿、灼热感、脱皮等症状。晒伤可能与日光暴露时间过长、未采取防晒措施、皮肤敏感度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皮肤发红、触痛明显等症状。
1、紫外线损伤
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导致表皮细胞DNA损伤,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和组胺,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轻度晒伤可表现为局部发红,中度可能出现水肿,重度晒伤甚至伴随水疱形成。建议立即避光并用冷毛巾湿敷缓解症状。
2、皮肤屏障破坏
紫外线会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导致皮肤保水能力下降,经皮水分丢失增加。这种物理屏障的破坏会使皮肤对外界刺激更敏感,轻微摩擦即可引发疼痛。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有助于恢复屏障功能。
3、炎症反应加剧
晒伤后24-72小时是炎症高峰期,局部血管扩张导致红肿热痛。此时皮肤中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
4、继发感染风险
破损的皮肤屏障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表现为疼痛加剧、脓性渗出。可预防性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若已出现感染症状需就医采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
5、光敏性皮炎
部分人群服用光敏性药物或接触光敏物质后,在日光照射下会发生光毒性反应。这种情况疼痛程度往往超过普通晒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晒后护理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选择无香料添加的保湿产品如凡士林。疼痛期间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水分维持皮肤水合状态。若72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需养成涂抹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的习惯,紫外线强烈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