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是否患有肝癌
肝癌可通过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肝癌筛查方法主要有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肝穿刺活检等。
1、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血清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值超过400微克每升时需高度警惕肝癌可能。该检测需空腹抽血,结果异常者应结合影像学进一步排查。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假阳性,需动态观察指标变化。
2、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大小及血流信号,对直径超过2厘米的肝癌检出率较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具有无创、可重复进行的优势。超声造影可进一步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3、CT检查
增强CT能明确肿瘤的血液供应特征,典型肝癌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静脉期快速消退。多层螺旋CT对1-2厘米病灶的检出率显著优于普通CT,检查前需注射碘对比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MRI检查
肝脏特异性MRI能多参数评估肿瘤性质,弥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敏感度达90%以上。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可检测直径小于1厘米的病灶,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适合超声或CT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5、肝穿刺活检
在影像引导下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能明确肿瘤分型及分化程度。适用于影像学不典型或需要制定靶向治疗方案的患者,存在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异常者禁忌。
建议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联合筛查,包括乙肝/丙肝感染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日常需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消瘦、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监测肿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