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应该怎么治疗
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肌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劳损、受凉、外伤、免疫异常、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早期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40-45℃热毛巾每日敷患处15-20分钟,配合轻柔按摩能减轻疼痛。注意避免高温烫伤皮肤,急性期红肿时禁用热敷。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炎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能改善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警惕药物依赖。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组织修复,冲击波治疗可松解粘连筋膜。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每周2-3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需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4、局部注射
对顽固性疼痛点可采用利多卡因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能快速消炎镇痛。需严格无菌操作,每月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慎用。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考虑筋膜切开松解术或射频消融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功能。手术存在感染、血肿等风险,需充分评估适应症。
肌筋膜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久坐或重复性动作,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耐力,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等食物,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冬季注意颈部、腰背部保暖,使用护具分担肌肉负荷。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麻木,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