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正常会有乙肝吗
转氨酶正常时仍可能存在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的诊断需结合乙肝两对半、HBV-DNA检测等综合判断,转氨酶水平仅反映肝脏炎症程度而非感染状态。
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其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但乙肝病毒感染后存在不同免疫状态: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炎症轻微,转氨酶可长期正常;非活动性携带状态则表现为病毒低复制且无显著肝损伤。这两种情况均需通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确认感染。
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转氨酶间歇性升高,检测时可能恰逢正常期。肝硬化晚期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转氨酶反而可能降低。婴幼儿垂直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病毒整合但转氨酶正常的情况。这些特殊状态均需通过HBV-DNA检测发现病毒活动证据。
建议有乙肝高危暴露史者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和HBV-DNA联合检测,避免单纯依赖转氨酶指标。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避免饮酒、慎用肝损伤药物,保持规律作息。若确诊乙肝携带状态,应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弹性检测,及时发现纤维化进展。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手段,未感染者应完成全程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