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引流注意事项
胸腔积液引流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监测引流量与性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等事项。胸腔积液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大量积液导致呼吸困难或需明确病因的情况。
1、无菌操作
引流全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包括操作者手部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及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量,避免逆行感染。若穿刺点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胸腔感染可能加重病情,导致脓胸等严重并发症。
2、管路通畅
确保引流管无折叠、受压或脱落,引流袋应低于胸腔水平以利于重力引流。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或纤维蛋白堵塞,避免牵拉导管导致移位。若引流突然停止伴气促加重,可能提示导管堵塞或位置异常,需联系医护人员处理。引流液黏稠时可遵医嘱使用尿激酶注射液进行管道冲洗。
3、引流量监测
记录24小时引流量及性状变化,正常术后引流量呈逐日递减趋势。血性引流液持续增多可能提示活动性出血,乳糜样液体需考虑淋巴管损伤,脓性液体则提示感染。单日引流量超过1000毫升或颜色性状突变时需立即报告医生。诊断性引流时需留取标本送检生化、细胞学及微生物培养。
4、生命体征观察
引流期间需监测体温、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出现剧烈胸痛、持续咳嗽或突发呼吸困难可能并发气胸或复张性肺水肿。血压下降伴心率增快需警惕胸腔内出血。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给予吸氧并评估肺复张情况。老年患者及心肺功能不全者更需加强监护。
5、并发症预防
术后卧床期间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排痰,预防肺不张。引流管周围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体位变动导致导管脱出。拔管后24小时内观察有无气胸复发征象。慢性胸腔积液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顺铂注射液控制恶性积液。
胸腔积液引流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钠盐食物避免水钠潴留。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运动,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1-2周。定期复查胸片评估积液吸收情况,若出现发热、胸痛加重或再次出现气促需及时返院检查。长期留置引流管患者需每周更换敷料并监测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