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幼儿急疹怎么办
突发幼儿急疹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精神状态、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突发高热和热退疹出。
1、物理降温
幼儿急疹发热期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禁止包裹过多衣物。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为重点降温部位,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2、补充水分
高热会导致大量水分流失,需要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观察尿量判断脱水情况,每2-3小时应有一次排尿。拒绝饮水的患儿可用滴管缓慢喂水,必要时需静脉补液。
3、保持皮肤清洁
皮疹出现后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摄氏度,禁用刺激性沐浴产品。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无须特殊处理。
4、观察精神状态
监测患儿意识状态、进食量和活动能力。出现持续嗜睡、抽搐、呕吐或拒食需立即就医。热性惊厥发作时应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持续时间。
5、及时就医
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或皮疹持续5天未消需就诊。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必要时进行病毒PCR检测。需与风疹、麻疹、药物疹等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患儿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鸡蛋、海鲜等易过敏食物。恢复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皮疹消退后1-2周内避免接种疫苗,6个月至2岁婴幼儿需注意预防再次感染。家长接触患儿后应规范洗手,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