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患者有什么注意事项
中耳炎患者需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遵医嘱用药、观察症状变化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是累及中耳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类,常见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
1、保持耳道干燥
洗澡或游泳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避免污水进入耳道。若耳部不慎进水,可将头部倾斜使水分自然流出,切勿用棉签深入掏挖。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有分泌物时,可用无菌棉球轻柔擦拭外耳道口,但禁止自行冲洗。
2、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以防鼻腔分泌物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感冒期间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鼻咽部病原体滞留。
3、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中耳炎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使用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
4、观察症状变化
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眩晕或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乳突炎、脑膜炎等,需立即就医。慢性中耳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查,评估鼓膜穿孔程度及听力损伤情况。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诱发中耳炎的感染源。儿童患者需避免被动吸烟,及时治疗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疾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40%-60%。
饮食上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的摄入,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咽部充血。急性发作期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慢性患者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通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耳道流脓持续超过2周或听力明显减退,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复查。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