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体多发息肉严重吗
胃体多发息肉是否严重需根据息肉性质决定,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存在一定癌变风险。胃体多发息肉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遗传因素或胃酸分泌异常有关。
胃体多发息肉在病理类型上以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为主,这两种类型通常生长缓慢且癌变概率较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或反酸等轻微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可明确诊断。此类息肉直径多小于10毫米,若未伴随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少数胃体多发息肉可能为腺瘤性息肉或特殊类型息肉,这类息肉具有较高癌变倾向。直径超过20毫米、表面糜烂出血、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需高度警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此时需通过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干预。
发现胃体多发息肉后应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需规范根除治疗。日常需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少腌制、烟熏食品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若病理显示高级别瘤变或直径增长过快,应及时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术后仍需保持规律饮食和情绪管理,避免胃黏膜反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