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失活药物性根尖周炎怎么回事
慢失活药物性根尖周炎可能由砷剂封药时间过长、甲醛甲酚渗透刺激、根管消毒药物过量使用、牙髓失活剂残留、患者个体敏感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根管再治疗术、根尖外科手术、药物替换调整、局部抗炎处理、定期复查监测等方式治疗。
1、砷剂封药时间过长
三氧化二砷作为快速失活剂,若封药超过24-48小时可能通过根尖孔扩散至根周组织。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咬合不适,X线片显示根尖区透射影扩大。需立即取出砷剂并用碘仿糊剂中和毒性,配合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消毒。
2、甲醛甲酚渗透刺激
甲醛甲酚溶液过量使用会破坏根尖周组织蛋白结构,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患牙浮出感及叩诊敏感,可能伴随短暂性面部麻木。治疗需彻底冲洗根管并更换为樟脑酚等温和消毒剂。
3、根管消毒药物过量使用
氯己定或次氯酸钠等冲洗液超出安全浓度时,可能通过侧支根管渗入根尖区。典型症状包括牙龈肿胀和自发痛,严重者可见黏膜苍白。建议采用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糊剂暂封。
4、牙髓失活剂残留
多聚甲醛类失活剂未完全清除即行根充,可造成长期化学刺激。患者主诉为咀嚼无力感,根尖片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需拆除原充填物,用EDTA凝胶清理根管后再修复。
5、患者个体敏感性增高
部分患者对酚醛树脂或丁香酚等成分存在超敏反应,表现为用药后急性根尖肿胀。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症状,后续改用抗生素糊剂替代。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每日使用0.12%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次,定期拍摄根尖片监测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内每4周复查一次,观察期间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饮食宜选择温凉软食,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