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病因有哪些
心脏骤停的病因主要有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梗死可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治疗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2、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丧失。治疗需立即电除颤,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等。
3、心肌病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脏骤停。心肌病可能由遗传、感染、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可导致心脏骤停。电解质紊乱可能由肾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脱水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意识障碍。治疗需纠正电解质失衡,如静脉补钾、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
5、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可导致心脏骤停。药物中毒可能由误服、过量使用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恶心、呕吐、心律失常。治疗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进行洗胃、使用解毒剂如地高辛抗体片段等。
预防心脏骤停需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滥用药物。若发现有人突发心脏骤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