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如何治疗
掌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掌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专业医生手法牵引复位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避免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拆除外固定后需逐步进行手指屈伸功能训练。
2、克氏针内固定
适用于斜形、螺旋形等不稳定性骨折。在X线引导下经皮穿入克氏针固定骨折端,术后仍需辅以短时间外固定。该方法创伤小但稳定性有限,可能出现针道感染、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需严格消毒护理并限制早期负重活动。
3、微型钢板内固定
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或多发骨折。通过手术暴露骨折端后采用解剖型钢板螺钉系统固定,能实现坚强内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二次取钢板手术等缺点,术后可能发生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4、外固定支架固定
适用于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损伤。通过体外支架连接骨折远近端的固定针,既能稳定骨折又便于伤口处理。需注意预防针道感染,定期调整支架张力,一般固定6-8周后逐步拆除。
5、功能锻炼
所有治疗方式均需配合阶段性康复训练。早期进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骨折稳定后逐步增加主动屈伸、握力训练。可结合蜡疗、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消肿,使用握力球、橡皮筋等工具恢复手部肌力与协调性。
掌骨骨折恢复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愈合,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固定期间注意观察手指末梢血运,出现皮肤苍白、麻木需及时就医。拆除固定后每日用温水浸泡患手15-20分钟软化僵硬关节,循序渐进增加日常活动量,6个月内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