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虱子咬的症状有哪些
被虱子咬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红色丘疹、皮肤抓痕、继发感染、过敏反应等。虱子叮咬通常由头虱、体虱或阴虱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
1、皮肤瘙痒
虱子叮咬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加重。虱子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持续刺痒感。瘙痒可能集中在头发根部、腰部或会阴等虱子寄生部位。避免抓挠可减少皮肤损伤,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苯海拉明乳膏缓解症状。
2、红色丘疹
叮咬处会出现直径2-4毫米的红色小疙瘩,中央可能有出血点。体虱叮咬常见于腰部、腋下等衣物紧贴处,呈现线状排列的皮疹。头虱叮咬多发生在耳后发际线,阴虱则导致会阴部蓝灰色斑点。局部冷敷或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有助于消炎。
3、皮肤抓痕
反复搔抓会导致表皮剥脱,形成条状结痂或糜烂。长期抓挠可能引起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称为虱病性苔藓化。儿童因自控力差更易出现严重抓痕。剪短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可减少皮肤损伤,继发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4、继发感染
破损皮肤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引起蜂窝织炎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现化脓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
5、过敏反应
少数人对虱子唾液过敏,会出现泛发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严重过敏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需立即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地塞米松注射液。过敏体质者被叮咬后应密切观察24小时。
发现虱子叮咬后应及时更换并高温消毒衣物床单,使用细齿梳清除虫卵。家庭成员需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日常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梳子、帽子等物品。若出现持续发热、皮疹扩散或化脓等症状,建议到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治疗期间可使用硫磺皂清洗患处,但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