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及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等,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营养支持、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对症治疗等。
1、胸闷胸痛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常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疼痛可能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呈钝痛或压迫感,活动后可能加重。这种症状与心肌细胞受损导致的心肌缺血有关。治疗上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2、心悸气短
心悸气短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表现,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这与心肌炎症导致的心功能下降有关。治疗需限制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
3、乏力头晕
患者常出现明显乏力感,严重者可能出现头晕甚至晕厥。这是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所致。治疗上应保证充足休息,可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改善症状。
4、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可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
5、发热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治疗上可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2-4周,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饮食上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