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骨折后一直肿怎么办
脚跟骨折后一直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脚跟肿胀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感染、过早负重活动、骨折愈合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建议在卧床时用枕头垫高足部,坐位时把腿平放在凳子上。每日保持抬高姿势12小时以上,夜间睡眠时持续抬高效果更佳。该方法能有效减轻毛细血管渗出,缓解肿胀程度。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冷敷时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热敷前需确认皮肤无破损。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迈之灵片减轻静脉淤血,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反应。若存在感染需加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严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可进行超声波治疗,通过机械振动促进组织修复。脉冲磁疗能改善局部代谢,每次20分钟。气压治疗仪通过周期性加压加速淋巴回流,每日1次连续两周。治疗前需由康复师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移位骨折或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者,需行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清除血肿。术后需严格保持伤口干燥,定期复查X线观察复位情况。手术干预后肿胀通常会在2-3周内明显消退,但完全恢复需3个月以上。
康复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减少水钠潴留,每日饮水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穿着医用弹力袜时注意松紧适度,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可进行足趾屈伸运动预防关节僵硬,但6周内禁止负重行走。若肿胀伴随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就医,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定期复查X线确保骨折对位良好,根据愈合情况逐步增加康复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