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性传播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等因素引起。
1、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异常、发热等症状。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活动或性交后加重。阴道分泌物常呈脓性或血性,伴有异味。月经异常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2、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充血、水肿,宫颈举痛明显。双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体增大、压痛,附件区可能有压痛。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子宫压痛更为明显,慢性患者压痛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检查时需注意排除盆腔其他器官的炎症。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能升高。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性传播疾病相关检查如淋球菌、衣原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尿妊娠试验可排除妊娠相关疾病。
4、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宫腔内可能有积液。严重者可见子宫肌层增厚、血流信号增强。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和肌层的病变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5、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急性期可见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期可见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病理检查还能排除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病变。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病变,并在直视下取材。
怀疑子宫内膜炎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