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有危险性吗
拔牙通常存在一定危险性,但风险程度与个体健康状况、牙齿位置及操作规范密切相关。常见风险包括术后出血、感染、邻牙损伤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干槽症或神经损伤。
拔牙过程中,牙龈组织和牙槽骨会受到机械性创伤,这是术后疼痛和肿胀的主要原因。规范的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概率,但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仍需警惕继发感染。上颌后牙拔除可能涉及上颌窦穿孔,下颌智齿拔除则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暂时性唇部麻木。
部分复杂病例如阻生齿或弯曲牙根,术中可能出现牙根断裂或骨组织意外折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难以控制的出血。全身麻醉下拔牙还需考虑麻醉药物过敏或呼吸抑制等系统性风险。
建议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如实告知医生全身疾病史和用药情况。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减轻肿胀。选择软质食物并避免用患侧咀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如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度,应立即返院处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能促进创口愈合,吸烟者至少戒烟3天以降低干槽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