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过快怎么回事
心律过快可能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
1、情绪激动
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日常需避免过度紧张,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情绪。若伴随持续胸痛或晕厥,需排除心源性因素。
2、剧烈运动
运动时心脏需增加供血,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停止运动后心率可逐渐恢复。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高强度锻炼。运动后出现持续心悸需就医排查心肌损伤。
3、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时,心脏代偿性加速泵血,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缺铁性贫血可补充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脏,巨幼细胞贫血需维生素B12治疗。严重贫血需输血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刺激心肌细胞,引发窦性心动过速,常伴手抖、消瘦。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或碘-131放射治疗。合并房颤时需联用盐酸普罗帕酮片控制心室率。
5、心肌炎
病毒侵袭心肌可导致异位起搏点兴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多有心前区刺痛感。急性期需静卧并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重症需安装临时起搏器。恢复期应避免劳累以防心力衰竭。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监测静息心率,若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