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的症状及危害
血压低的症状主要有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晕厥等,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心肌缺血等危害。
1、头晕
低血压患者常出现突发性头晕,尤其在体位改变时加重,可能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症状较轻时可卧床休息,严重时需就医排除脑血管病变。
2、乏力
持续性全身无力是低血压典型表现,因血液循环减缓导致肌肉供氧不足。建议适当补充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
3、视物模糊
视网膜动脉灌注不足会引起短暂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常见于收缩压低于90mmHg时。需警惕视网膜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4、恶心
胃肠血管收缩引发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伴随出冷汗。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若呕吐频繁需静脉补液治疗。
5、晕厥
严重低血压会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常见于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反复发作需检查心源性因素。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起身,饮食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但不宜过量。建议穿着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夏季注意补充水分。若出现反复晕厥或伴随胸痛、言语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脑血管疾病。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低血压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