菉蓐草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菉蓐草一般是指葎草,其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捣敷外用、配伍入药、泡水代茶、制作药膳等。
1、煎汤内服
葎草干燥全草可配伍其他中药材煎煮服用,常用于湿热泻痢、小便涩痛等症。需由中医师辨证后确定剂量与配伍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胃肠不适或药物相互作用。
2、捣敷外用
新鲜葎草茎叶捣烂后敷于患处,可缓解皮肤湿疹、痈肿疮毒等症状。使用前需清洁皮肤,过敏体质者应小范围试用,出现红肿瘙痒需立即停用。
3、配伍入药
葎草常与白茅根、车前草等配伍,增强利湿清热功效。如中成药复方石韦片含葎草成分,用于下焦湿热证,须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4、泡水代茶
少量干燥葎草沸水冲泡饮用,适合湿热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单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连续饮用不超过7天,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5、制作药膳
葎草可搭配薏苡仁、赤小豆等煮粥,辅助改善水肿症状。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烹饪时需久煎以降低草酸含量,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使用葎草前应明确自身体质与适应证,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外用出现皮肤过敏需用清水冲洗,内服后腹泻加重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替代正规治疗。日常储存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