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脸部湿疹起皮怎么回事
小儿脸部湿疹起皮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父母若有过敏性疾病可能增加子女患病概率。这类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天生较弱,易受外界刺激。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无香料低敏润肤霜,如凡士林或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对食物的反应,记录可能诱发湿疹的过敏原。
2、皮肤屏障受损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脂分泌少,容易因干燥导致屏障功能破坏。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微裂纹伴轻度红斑。建议家长每日给孩子涂抹2-3次医用保湿乳,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严重时可短期使用0.1%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3、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或接触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均可诱发。常伴随瘙痒加剧、皮肤抓痕。家长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除螨,避免使用羊毛织物。可做过敏原检测,明确后需规避相关过敏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
4、环境刺激
汗液滞留、紫外线照射、冷风刺激等物理因素可加重症状。冬季需注意防风保暖,夏季避免汗液长时间滞留。清洗衣物要用无磷洗衣液,漂洗彻底。发作期间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面部,可选择生理盐水棉片清洁。
5、微生物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表现为渗出、脓疱。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确诊后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膏。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能出现卫星状皮损,需配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发继发感染。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定期清洁。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A、D,适量摄入亚麻籽油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洗澡后3分钟内是保湿黄金时间,建议采用拍按方式涂抹保湿霜而非揉搓。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