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风险大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风险程度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评估,多数情况下手术风险可控,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概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等因素相关。年轻患者且心功能良好者,术后恢复较快,主要风险包括术中出血、瓣周漏等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通常较低。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的患者,术中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需密切监测。现代心脏外科技术已显著降低手术死亡率,二尖瓣置换术的院内死亡率约为1-3%。术后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但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避免出血风险。
少数患者可能面临更高风险。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者术后易发生心源性休克,需依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既往有心脏手术史的患者,因心包粘连可能导致术中分离困难,延长体外循环时间。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术后瓣膜再感染概率增加,需延长抗生素治疗周期。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对麻醉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加重器官损伤。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需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瓣膜功能。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液体负荷,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出现发热或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训练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负重活动。长期随访中需监测凝血指标、心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