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多高要打胰岛素
血糖是否需要打胰岛素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通常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能需考虑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需结合病情分型、并发症、药物疗效等因素综合评估。
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衰竭,通常确诊后需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无效,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或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时,也需胰岛素干预以避免胎儿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失效、出现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空腹血糖持续超过10mmol/L伴明显症状时,胰岛素成为必要选择。部分围手术期患者或合并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时,可能需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胰岛功能显著衰退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胰岛素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初始剂量通常从0.1-0.2U/kg起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步调整。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临床常见剂型。治疗期间需防范低血糖风险,避免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优化胰岛素剂量调整。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能获得血糖缓解期。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血糖波动规律。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注射胰岛素前后需严格消毒皮肤,轮换注射部位。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案均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