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超声表现
胰腺癌在超声检查中通常表现为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胰管扩张等特征。胰腺癌的超声表现主要有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血管受压或侵犯、胆总管扩张、淋巴结转移等。
1、肿块形态不规则
胰腺癌在超声下多呈现不规则形态,边缘呈分叶状或毛刺样改变,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模糊。肿块可位于胰头、胰体或胰尾,其中胰头癌最为常见。肿块大小差异较大,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增厚,晚期可形成巨大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时需多切面扫查以全面评估肿块形态特征。
2、内部回声不均匀
胰腺癌肿块内部回声通常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这与肿瘤内部坏死、出血或纤维化有关。部分病例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可能与钙化灶或肿瘤分泌的黏液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或减少,血流分布多不规则,有助于与胰腺炎性肿块鉴别。
3、周围血管受压或侵犯
胰腺癌常侵犯周围血管结构,超声可见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脾静脉等血管受压变形或管腔狭窄。肿瘤侵犯血管时可见血管壁连续性中断,管腔内可能出现癌栓。血管侵犯是判断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的重要指标,超声检查需重点评估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4、胆总管扩张
胰头癌常压迫胆总管导致梗阻性黄疸,超声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超过8毫米。扩张的胆管在胰头水平突然截断是胰头癌的特征性表现。部分病例可同时伴有胆囊增大,胆囊内胆汁淤积形成胆泥。胆管扩张程度与肿瘤大小和位置密切相关。
5、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超声可见胰周、腹腔干周围、肠系膜上动脉旁等区域淋巴结肿大。转移淋巴结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减低,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成团或直径超过10毫米时转移可能性大。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淋巴结性质。
胰腺癌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等优势,是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方法。发现可疑胰腺占位时,建议进一步完善增强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病变。确诊胰腺癌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