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护理应注意哪些
心肌梗死的护理需重点关注病情监测、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面。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需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复查。
1、病情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观察有无胸痛、气促等不适症状。若出现持续胸痛伴冷汗、恶心呕吐等急性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监测心电图变化,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2、药物管理
遵医嘱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牙龈出血、肌肉酸痛等。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根据心功能情况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4、心理支持
心肌梗死后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5、康复训练
急性期后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初期以呼吸训练、床边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训练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宜,每周3-5次,每次20-40分钟。定期评估运动耐量改善情况。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冷刺激。饮食上多摄入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情绪稳定,定期随访复查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