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长期血糖高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长期血糖高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对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糖持续存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物质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眼底出血和渗出,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周围神经在高糖环境下发生脱髓鞘和轴突变性,患者可能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概率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升高。足部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共同作用,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严重时需要截肢。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伤口愈合速度减慢,感染风险增加。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组织供氧不足。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引起胃肠蠕动异常、排尿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长期高血糖还会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增加骨折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与脑内微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改变有关。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和神经病变筛查。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出现视力模糊、水肿、胸痛或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