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4-6周,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卧床期间应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避免扭曲脊柱。可在腰背部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
2、支具固定
佩戴定制腰围或胸腰骶支具8-12周,限制腰椎屈伸和旋转活动。支具需每天佩戴20小时以上,仅在洗澡时取下。选择带有金属支撑条的硬质支具能更好维持腰椎稳定性。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碳酸钙D3片和骨化三醇胶丸。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控制剧痛。
4、物理治疗
骨折愈合后开始超短波、超声波等深部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6周后逐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12周后加入悬吊牵引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水中运动疗法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
5、手术治疗
椎体压缩超过50%或伴神经损伤时需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严重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24小时即可佩戴支具下床活动,但需避免负重3个月。老年患者优先考虑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
康复期需保持每日10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避免提重物、久坐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并在膝下垫枕。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患者应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