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碘131后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碘131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期放射性反应和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危害。主要风险包括放射性甲状腺炎、唾液腺损伤、骨髓抑制、继发肿瘤风险增加及永久性甲减。
1、放射性甲状腺炎
治疗初期可能出现颈部肿胀疼痛,与碘131破坏甲状腺组织释放激素有关。症状多在1-2周内自行缓解,严重时可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需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需警惕感染。
2、唾液腺损伤
碘131易在唾液腺浓聚导致腺体细胞受损,表现为口干、味觉改变。建议治疗后含服维生素C片促进唾液分泌,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刺激腺体。多数患者3-6个月逐渐恢复,少数可能遗留长期口干症状。
3、骨髓抑制
大剂量治疗可能暂时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提升白细胞。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4、继发肿瘤风险
理论上放射性物质可能增加白血病等肿瘤发生概率,但实际临床发生率极低。建议治疗后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
5、永久性甲减
多数患者最终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初期每6-8周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调整剂量,稳定后每年复查1-2次。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
接受碘131治疗后应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促进细胞修复;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2-3个月。治疗后1周内避免与婴幼儿、孕妇密切接触,单独使用餐具并加强卫生间消毒。出现持续乏力、心悸或颈部肿块增大等情况需及时复诊。严格遵医嘱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和药物调整,可有效控制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