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治疗及预防
肛裂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扩肛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预防需保持规律排便和避免久坐。肛裂通常由便秘、腹泻、分娩创伤、肛门括约肌痉挛、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摩擦损伤。建议每日摄入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降低局部黏膜充血概率。
2、温水坐浴
40℃左右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并促进裂口愈合。坐浴后保持肛门干燥,可配合使用凡士林保护创面。该方法对急性期肛裂效果显著。
3、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软膏通过松弛括约肌改善局部血供,复方角菜酸酯栓具有抗炎止血作用,利多卡因凝胶可缓解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导致药物依赖性。
4、扩肛治疗
适用于慢性肛裂伴肛门狭窄者,通过器械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过度扩张可能导致肛门失禁。治疗后需配合使用痔疮膏预防感染。
5、手术治疗
对经久不愈的陈旧性肛裂可采用肛裂切除术或内括约肌侧切术,术后创面愈合需7-10天。手术能彻底解除括约肌痉挛,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预防肛裂需建立每日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避免如厕时久蹲用力。久坐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孕妇可做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便血、肛门疼痛持续超过1周应及时就诊,慢性肛裂可能继发肛周脓肿或肛瘘。日常可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局部潮湿刺激,便后清洁建议使用温水冲洗而非粗糙纸巾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