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主动脉夹层
心脏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导致血液进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假腔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血压异常及器官缺血等症状。
心脏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撕裂样胸痛,疼痛常向背部或腹部放射。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部分可能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由于假腔压迫真腔或分支血管,可导致脑、肾脏、肠道等器官缺血,引发偏瘫、少尿、腹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中,增强CT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和真假腔,是确诊的金标准。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24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需紧急干预。
心脏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ford分型可分为A型和B型。A型累及升主动脉,需紧急手术置换血管;B型仅累及降主动脉,可先尝试药物控制血压和心率。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相关,长期高血压是主要诱因。妊娠、外伤、主动脉炎等也可能诱发。部分患者有家族性主动脉疾病史,提示遗传因素参与。
心脏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A型患者应紧急行孙氏手术或David手术,B型可选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前需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常用药物包括艾司洛尔注射液、硝普钠注射液等。术后需终身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并定期复查主动脉CTA。康复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排便通畅。
心脏主动脉夹层的预防重点在于控制高血压。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马凡综合征患者应每年进行心脏超声筛查。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有助于延缓主动脉扩张。出现突发胸背痛时应立即平卧,呼叫急救而非自行就医。急救转运过程中需维持血压稳定,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复查项目包括主动脉CTA、心脏超声和肾功能检查。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胸腔压力的动作。饮食宜清淡,控制每日钠盐摄入在6克以下。心理疏导很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组织。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疾病类型和用药信息。
心脏主动脉夹层患者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每日监测血压和心率并记录;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新发疼痛、晕厥或肢体无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术后患者每3-6个月复查主动脉影像;马凡综合征患者须进行家族遗传咨询;备孕前需评估主动脉根部直径;建立健康档案完整记录诊疗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