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哪些

2355次浏览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主要有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畸形、易发骨折、活动受限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1、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持续性腰背部钝痛,疼痛在久坐、久站或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这种疼痛主要与椎体微骨折、骨小梁结构破坏有关。疼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不等,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而延误诊治。

2、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使脊柱高度逐渐降低。患者可能在数年内身高缩短3厘米以上,严重者可达10厘米。这种变化通常是渐进性的,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现象。定期测量身高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3、驼背畸形

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形成特征性的驼背外观。这种畸形会改变身体重心,增加跌倒风险,同时可能压迫胸腔和腹腔脏器,引起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症状。畸形一旦形成往往难以逆转。

4、易发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伤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常见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中髋部骨折危害最大,可能导致长期卧床、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的首发表现。

5、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骨折和脊柱畸形,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行走缓慢、步态不稳、上下楼梯困难、不能提重物等。活动减少又会加速骨量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早期干预可有效维持运动功能。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适量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居家环境要消除跌倒隐患,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明显缩短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严重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要长期坚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外耳道有异物怎么办
外耳道异物可通过冲洗法、吸引法、钩取法、手术取出法、药物溶解法等方式处理。外耳道异物通常由昆虫进入、误塞小物件、耵聍栓塞、外伤残留、植物种子嵌入等原因引起。
怎样才能确认自己腰疼什么原因
腰疼可能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确诊。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
得了子宫肌瘤怎么治疗
子宫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介入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干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等。
脚上长瘊子怎么治疗
脚上长瘊子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瘊子医学上称为寻常疣,主要表现为足底或脚趾部位的角质增生性丘疹。1、药物治疗水杨酸软膏可通过软化角质层促进疣体脱落,适用于表皮较厚的寻常...
外阴毛囊炎在什么情况下会发作
外阴毛囊炎在什么情况下会发作?引起外阴毛囊炎的原因有很多,如日常生活中理化因素的刺激、全身性疾并外阴局部病变及感染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但也有无原因可查的外阴毛囊炎。感染因素:滴虫感染或霉菌致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