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有哪些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主要有保证充足日照、合理补充维生素D、科学喂养、定期监测骨密度、及时治疗基础疾病等措施。
1、保证充足日照
每日裸露皮肤接受阳光照射15-30分钟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婴幼儿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柔和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紫外线穿透玻璃能力弱,建议直接接触阳光。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不足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2、合理补充维生素D
母乳喂养儿出生后数日即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400IU,配方奶喂养儿若奶量不足800ml/日也需补充。早产儿、低体重儿前3个月需加倍补充。维生素D制剂选择需遵医嘱,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
3、科学喂养
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如蛋黄、动物肝脏,1岁后可摄入强化维生素D牛奶。避免长期单一饮食,保证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均衡摄入。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维生素D补充。
4、定期监测骨密度
高危儿童每3-6个月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维持在50-125nmol/L理想范围。通过超声骨密度仪监测桡骨或胫骨骨矿含量,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早产儿、双胞胎需增加检测频率。
5、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慢性腹泻、肝胆疾病、肾病综合征等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代谢,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者需增加维生素D补充量。遗传性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患者需终身治疗。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建立从孕期开始的全程管理,孕妇妊娠后期可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婴幼儿期坚持每日户外活动,冬季可间断性给予维生素D大剂量补充。学龄期儿童应保证每日600ml奶制品摄入,青春期生长加速阶段需注意复查维生素D水平。建立科学喂养记录,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发现方颅、肋骨串珠等体征及时就医。避免过度防晒导致日照不足,阴雨季节可通过饮食强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