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老年人病毒性肝炎
老年人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肝炎通常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乏力、黄疸、食欲减退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针对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以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
2、保肝治疗
可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同时需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或保健品,减少肝脏代谢负担。
3、免疫调节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可能影响肝炎恢复,可配合使用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调节剂。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肝细胞损伤加重。
4、营养支持
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适量补充乳清蛋白粉和复合维生素片。严重食欲减退者可短期使用肠内营养粉剂维持基础营养需求。
5、并发症管理
合并腹水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出现肝性脑病征兆时应及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水平。
老年肝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羹、软烂蔬菜;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指标;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