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粘膜损伤的症状
食道粘膜损伤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食道粘膜损伤可能与胃酸反流、药物刺激、感染、物理损伤、化学腐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
1、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疼痛是食道粘膜损伤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方灼烧样或针刺样疼痛,进食时可能加重。疼痛可能与胃酸反流刺激粘膜有关,也可能由药物或异物损伤导致。患者可能伴有反酸或嗳气,疼痛可向背部放射。症状持续时需胃镜检查明确损伤程度。
2、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多因食道粘膜水肿或溃疡导致管腔狭窄,食物通过受阻。早期可能仅感吞咽不畅,严重时可出现食物滞留或呛咳。长期吞咽困难需警惕食道狭窄或肿瘤,建议通过钡餐造影或内镜评估。患者应避免进食坚硬、过热食物以减少刺激。
3、反酸烧心
反酸烧心主要由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引起,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平卧时加重。长期反流可导致巴雷特食道等病变。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和睡前进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中和胃酸。
4、呕血黑便
呕血黑便提示粘膜损伤已累及血管,呕血多为鲜红色或咖啡样物,黑便呈柏油样。常见于严重糜烂、溃疡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需禁食并紧急就医,可能需内镜下止血或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警惕该症状。
5、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多因长期吞咽困难或疼痛导致进食减少,也可能与恶性肿瘤消耗有关。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排查食道癌等疾病。患者应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必要时通过营养管补充能量。同时需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预防营养不良。
食道粘膜损伤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过烫及粗糙食物,戒烟限酒以减少粘膜刺激。进食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反流。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粘膜修复情况,按医嘱规范使用抑酸药或粘膜保护剂。若出现持续胸痛、呕血或体重骤降,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并发症。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损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