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哮喘之后该注意哪些
哮喘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规范用药、监测症状、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复诊。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1、避免诱发因素
哮喘发作常由过敏原或刺激物触发,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烟雾、冷空气等。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床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2、规范用药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类药物和缓解类药物。控制类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缓解类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患者应掌握正确吸入技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3、监测症状
建议使用峰流速仪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值,记录哮喘日记。注意识别发作先兆,如夜间咳嗽加重、活动耐力下降等。急性发作时根据行动计划及时处理,若出现说话困难、嘴唇发绀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4、调整生活方式
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推荐游泳、快走等,避免寒冷干燥环境下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吸烟患者必须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5、定期复诊
即使症状稳定也应每1-3个月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妊娠期、围手术期等特殊时期需加强随访。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测,评估疾病进展。
哮喘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学习腹式呼吸等呼吸训练方法,可参加哮喘健康教育课程。家属需了解哮喘急救知识,共同创建无烟家庭环境。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能达到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