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狭窄怎么检查
呼吸道狭窄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呼吸道狭窄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外伤、肿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发现呼吸音减弱或异常喘鸣音,触诊颈部或胸部可能触及气道结构异常。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在哭闹时可能出现特征性喉鸣音,急性会厌炎患者常伴有高热和吞咽疼痛。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显示气道受压或狭窄部位,CT三维重建能清晰呈现气道解剖结构。支气管结核患者可见支气管壁增厚伴管腔狭窄,胸内甲状腺肿压迫气管时可见上纵隔占位性病变。
3、内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黏膜病变和狭窄程度。喉乳头状瘤患者可见声门区菜花样新生物,气管淀粉样变性可见黏膜下黄白色斑块伴管腔狭窄。
4、肺功能检查
流速-容积曲线呈现特征性平台改变提示固定性气道狭窄。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可为阳性,而气管狭窄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性呼气流量受限。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程度,过敏原检测有助于诊断过敏性气道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提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可能。
确诊呼吸道狭窄后应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保持环境湿度适宜。适当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抵抗力。急性发作期需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根据病因不同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进行气道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