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什么部位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等部位。
1、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此处形成可导致管腔狭窄,引发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斑块破裂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狭窄程度,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严重时需支架植入术。
2、颈动脉
颈动脉为脑部供血的重要通道,此处斑块易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发单侧肢体无力或言语含糊。超声检查可发现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必要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3、脑动脉
脑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尤其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区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步态不稳或偏瘫,头部CT或MRI可显示梗死灶。急性期需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
4、肾动脉
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伴血肌酐升高。肾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轻症可用缬沙坦胶囊降压,重度狭窄需行球囊扩张术改善肾脏灌注。
5、下肢动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后小腿肌肉疼痛被迫休息。踝肱指数检测和血管超声可评估病情,治疗包括西洛他唑片改善循环,严重缺血时需血管旁路移植术。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久坐。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血脂血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颈动脉超声筛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