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烫伤怎么办
孩子手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外用药物、包扎保护、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蒸汽、火焰等因素引起。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伤口,防止冻伤。冲洗时水流不宜过猛,水温保持在10-20摄氏度为宜。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除污染物。不要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消毒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导致水疱破裂。若水疱已破,需保留疱皮保护创面。
3、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药物需均匀涂抹于创面,厚度约1毫米。每日换药1-2次,换药前需清洁创面。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4、包扎保护
浅二度以下烫伤可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包扎不宜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每日检查包扎部位,出现渗液增多、异味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孩子抓挠伤口,必要时可佩戴防护手套。
5、就医处理
出现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深度达真皮层、发生在面部或关节部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静脉补液、清创手术等治疗。家长需记录烫伤时间和处理过程,便于医生评估。
烫伤恢复期间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水。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出现发热需警惕感染。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识别危险源。若创面愈合后出现瘢痕增生,可咨询医生使用硅酮凝胶等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