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需要治疗吗

儿童糖尿病需要治疗,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或长期器官损害。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治疗方式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等。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治疗以胰岛素替代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血糖,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配合碳水化合物计算控制饮食。
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患儿可能出现黑棘皮症等体征。治疗首选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药,若效果不佳可联合基础胰岛素。家长需帮助患儿建立规律运动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尤其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至关重要。
采用糖尿病专用餐盘法分配营养素比例,碳水化合物占45-50%,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每日蔬菜不少于300克。避免给患儿含糖饮料,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或坚果。家长需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食谱。
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避免久坐行为,每30分钟起身活动。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家长应陪同运动并携带应急糖果。
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视网膜、肾脏和神经系统,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传导检查。保持血压低于同年龄第90百分位,血脂异常者需干预。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加入糖尿病患儿互助小组。
儿童糖尿病需终身管理,家长要掌握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低血糖处理等技能。建立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时间表,与学校老师沟通患儿特殊情况。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全面评估并发症情况。通过规范化治疗和家庭护理,绝大多数患儿可获得与健康儿童相近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