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蛀牙怎么自己处理
蛀牙可通过清洁牙齿、使用含氟牙膏、调整饮食、临时填充材料、缓解疼痛等方式自行处理。蛀牙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口腔卫生不良、牙齿结构异常、唾液分泌减少等原因引起。
1、清洁牙齿
蛀牙初期可加强牙齿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重点清洁牙齿咬合面和邻接面,配合牙线清除牙缝残留食物。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彻底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若牙龈出血或敏感,可选择抗敏感牙膏。
2、使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减缓蛀牙进展。刷牙后可将少量牙膏涂抹在蛀牙表面停留一分钟再漱口,增强局部防龋效果。氟化物能与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耐酸的氟磷灰石,但已形成明显龋洞时效果有限。儿童使用时需家长监督避免吞咽。
3、调整饮食
减少摄入糖果、碳酸饮料等高糖食物,避免细菌产酸加剧龋坏。增加奶酪、牛奶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坚果类食物可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环境。两餐间用无糖口香糖清洁口腔,但已暴露牙髓时禁用咀嚼动作。
4、临时填充材料
药店可购牙科暂封材料临时覆盖龋洞,防止食物嵌塞引发疼痛。使用时需严格清洁龋洞并干燥窝洞,按说明书操作避免材料脱落。该方法仅作为就医前应急措施,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继发龋或材料溶解。
5、缓解疼痛
出现冷热刺激痛时可含温水缓解,避免用患侧咀嚼。丁香油棉球置入龋洞能暂时镇痛,但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口服止痛药需按说明书使用,若出现自发痛或夜间痛提示牙髓炎需立即就医。
自行处理蛀牙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牙龈肿胀、咬合痛或发热需及时就诊。日常使用含氟漱口水辅助清洁,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出现蛀牙应优先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治疗。长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用巴氏刷牙法并定期更换牙刷,从根本上预防蛀牙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