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早期能功能锻炼吗
脚踝骨折早期一般不建议进行功能锻炼,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脚踝骨折后早期应以制动休息为主,待骨折初步愈合后再逐步开始康复训练。
脚踝骨折后1-2周内属于急性期,此时骨折端尚未形成稳定的骨痂,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延迟愈合。此阶段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避免负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脚趾的轻微屈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禁止主动活动踝关节。同时要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骨折后3-6周进入纤维愈合期,此时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开始被动活动训练。包括由他人辅助进行的踝关节背伸、跖屈等动作,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引起疼痛。也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但所有训练都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且不能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6周后经X线检查确认骨折线模糊,可逐步开始主动功能锻炼。包括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同时可配合热敷、理疗等方法促进功能恢复。整个康复过程要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训练方案。若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或肿胀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脚踝骨折后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早期过度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同时注意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骨折愈合。康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定期复查X线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