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危险性大吗
拔智齿的危险性通常不大,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智齿拔除术的常见风险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避免。
智齿拔除术属于口腔外科常规操作,技术成熟度较高。手术风险与智齿生长位置、牙根形态、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低位阻生或靠近下颌神经管的智齿可能增加手术难度,但术前影像学评估可有效规避风险。术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渗血,咬紧止血棉球并避免剧烈漱口可控制。感染概率较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保持口腔清洁能进一步降低风险。暂时性下唇麻木等神经症状多与智齿根部毗邻神经有关,通常3-6个月可自行恢复。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干槽症或上颌窦穿孔等并发症。干槽症表现为术后3-5天剧烈疼痛伴腐臭味,需及时清创处理。上颌窦穿孔多见于上颌智齿与窦底紧密相邻时,术中即刻修补可有效预防。全身麻醉下手术还存在麻醉药物过敏、呼吸抑制等系统性风险,但术前评估可有效筛查禁忌证。
术后应避免吸烟饮酒和进食辛辣刺激食物,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需及时复诊。保持口腔卫生,使用生理盐水含漱有助于创面愈合。建议选择有资质的口腔外科医生进行操作,术前完善全景片或锥形束CT检查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