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怎么判断
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激素水平异常、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
1、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脓性或血性、月经异常如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性交疼痛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逐渐加重时需警惕子宫内膜炎。
2、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检查可发现子宫体压痛、宫颈举痛等体征。急性期子宫可能稍增大且有明显触痛,慢性期子宫可能质地偏硬。检查时需注意排除盆腔其他器官的炎症,如输卵管炎或卵巢炎。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增快。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大量白细胞,细菌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必要时可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组织的细菌培养。
4、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宫腔积液等表现。严重病例可能显示子宫肌层水肿或盆腔积液。对于复杂病例,MRI能更清晰显示炎症范围和程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5、病理检查
诊断性刮宫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镜下可见子宫内膜间质内大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腺体结构异常。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伴有纤维化和腺体萎缩,需与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鉴别。
怀疑子宫内膜炎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完成全程治疗防止复发。定期复查评估疗效,慢性患者可配合中医调理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