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是怎么回事
崴脚后内侧骨头凸起可能与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肌腱滑脱或骨赘形成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1、韧带损伤
崴脚时内侧韧带受到过度牵拉可能导致部分撕裂,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会形成肿胀凸起。急性期需冰敷并固定踝关节,后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2、骨折
暴力崴脚可能造成内踝骨折,骨折端移位会导致明显骨性凸起。需通过X线确诊,轻微骨折可用石膏固定,严重移位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配合接骨七厘片等药物促进愈合。
3、关节脱位
距骨向内后方脱位时会使内踝显得相对凸出,常伴关节畸形和剧烈疼痛。需急诊手法复位,后期用踝关节支具保护,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消炎镇痛。
4、肌腱滑脱
胫骨后肌腱从内踝后方滑脱时会在皮下形成条索状凸起,活动时可能有弹响感。急性期需制动,慢性反复脱位者需手术重建肌腱滑车,可辅助使用氟比洛芬贴膏缓解疼痛。
5、骨赘形成
陈旧性踝关节损伤可能导致内踝边缘骨质增生,形成固定性骨性凸起。若无症状可不处理,疼痛明显时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严重者需手术磨除骨赘。
崴脚后出现内侧骨头凸起应避免继续负重活动,48小时内可间断冰敷减轻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平衡训练等康复锻炼,穿戴护踝提供支撑,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若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查影像学。